报告显示:我国多种农产品碳足迹在下降
作者: 广东华泰农兴农产品交易中心      更新时间:2025-05-20

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会上,《2025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》正式发布。报告显示,自2022年我国发布《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》以来,我国农业农村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
中国农科院双碳中心主任、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实验室主任梅旭荣介绍,2022年以来,在农业农村低碳绿色转型领域,我国先后发布和实施了数十项政策、措施。如在农田和草地固碳扩容方面,我国建立了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平台,2022年,全国主要农作物的秸秆产生量为8.65亿吨,可收集量7.31亿吨,综合利用率达88.1%,肥料化利用率为57.6%。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,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1.7万吨,且连续8年保持下降趋势。


报告还发布了油菜、柑橘、鸡蛋等农产品的碳足迹。


梅旭荣介绍,按照IPCC清单指南方法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框架,采用从“摇篮到大门”的系统边界,也就是从生产资料准备到农业生产过程,去核算种植农产品油菜和柑橘,以及养殖农产品鸡蛋的碳足迹。


2015年至2022年,我国油菜生产中,每千克油菜碳足迹均值为0.8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,也就是说,从“摇篮到大门”,每千克油菜生产中,会产生相当于0.84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,这一数据,接近全球平均水平,而考诸以往,这一数据呈波动下降趋势。


2015年至2022年,我国柑橘生产中,每千克柑橘碳足迹为0.1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,这一数据低于全球其他国家,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最低的。


报告还核算了2015年至2022年不同生产模式下,鸡蛋的碳足迹。梅旭荣介绍,大型养殖场的碳足迹比较低,为1.02公斤二氧化碳当量,而中型养殖场则为1.25公斤二氧化碳当量。总体来说,我国鸡蛋的碳足迹,低于全球大部分国家。



文章来源于: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哲雯,不代表本官网立场,转载只为分享更多行业观点信息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
0753-8820666